甘孜日報 2023年12月25日
竇志熔與收養(yǎng)孩子“父子情深”。
竇志熔老人在認真學習。
◎謝臣仁/文 林革文/圖
12月10日,康定北門某樓房六樓,陽光灑播,溫暖祥和,驅(qū)散了冬日的寒意。
86歲的竇志熔老人翻看著相冊,看著一張張照片,追憶著遠逝的歲月,沉浸在往事之中,臉上時不時浮現(xiàn)出慈祥的笑容。
相冊上很多照片都已發(fā)黃,有些孩子叫啥名字,竇志熔透過老花鏡要盯著想半天才想得起來。每想起一個孩子的名字,他就大聲叫出來,無盡的喜悅?!笆震B(yǎng)的娃娃太多了,一時想不起來?!?/span>
思維從記憶中閃回到現(xiàn)實,老人感嘆:“翻開這些資料,仿佛又回到昨天,這些娃娃啊,太可愛了!”
話語之間,盡是父親的慈愛和驕傲。
小小少年走上革命路
大家都叫竇志熔是“老革命”?!耙f參加革命工作,我14歲就開始了?!备]志熔追憶童年,無比感慨。
竇志熔是綿陽三臺人,家境貧寒,小學四年級時不得不輟學,到成都新都寶光寺佛學院當起了小和尚。
1949年,從西藏拉薩出來的密悟格西在寶光寺講學,竇志熔受方丈妙輪法師指派負責照料密悟格西的日常生活。
密悟格西俗名霍履庸,是為數(shù)不多的漢族格西,也是思想進步的宗教人士。密悟格西十分慈祥,對竇志熔十分喜愛。
竇志熔跟隨講學的密悟格西到重慶,遇到從西藏到重慶的著名宗教人士阿旺嘉措。
阿旺嘉措,藏族,甘孜人,1911年入甘孜大金寺為僧,1922年去拉薩色拉寺學經(jīng),曾任色拉寺杰扎聰扎倉堪布,1940年反英派領(lǐng)袖人物之一??谷諔?zhàn)爭期間,因在色拉寺召集喇嘛反對英帝國主義者遭到迫害而遠走重慶。1949年12月重慶解放后,受到中共西南局領(lǐng)導人的接見,自愿赴拉薩為和平解放西藏貢獻力量。新中國成立后,阿旺嘉措歷任西康省藏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第一、二屆副會長,甘孜藏族自治州副州長,是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三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四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四川省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
當時,阿旺嘉措正準備啟程回西康,團結(jié)南北兩路人士,為解放西藏作準備。密悟格西把竇志熔推薦給阿旺嘉措,他叮囑竇志熔說:“阿旺嘉措大師修為比為師高出許多,你跟著他好好學習?!本瓦@樣,14歲的竇志熔成為阿旺嘉措的徒弟,跟隨其學習。
阿旺嘉措與竇志熔情同父子,從重慶到成都,從成都到康定,阿旺嘉措都把他帶在身邊。1950年10月,阿旺嘉措作為西南民族觀禮團成員參加國慶周年慶典,回來之后介紹了觀禮過程,讓竇志熔對革命工作產(chǎn)生了強烈向往,萌生了加入革命隊伍的念頭。
他向阿旺嘉措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慈愛的阿旺嘉措尊重他的意愿,推薦他參加革命軍隊。
1951年1月,竇志熔進入西南團校第二期學習班學習半年,回來后又接受了半年的文化培訓;1952年1月,竇志熔告別阿旺嘉措,由州委組織部分配到康定團委任干事。
幫助兩百個孩子進課堂
參加工作的竇志熔最初在康定團工委工作,后來輾轉(zhuǎn)到魚通區(qū)公所、營官區(qū)公所、木雅區(qū)公所、塔公區(qū)公所工作,足跡幾乎遍及整個康定。
“那時幾乎是一兩年就換一個地方,雖然辛苦,但很鍛煉人,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备]志熔以苦為樂,茁壯成長。
隨后,竇志熔先后在塔公奶粉廠當廠長、知青辦當主任,在塔公區(qū)、營官區(qū)任領(lǐng)導,在縣委黨校任副職,1983年任康定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那時的統(tǒng)戰(zhàn)工作任務艱巨,我每年都要帶著工作組走訪全縣的寺廟,由于我當過小和尚,對宗教知識有所了解,做起來輕車熟路,能把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貫徹落實下去?!备]志熔說,只要以心換心、真誠相待,就能做好工作。
在走訪中,竇志熔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沒有讀書,想到自己當初由于家庭困難不得不輟學的情景,他一方面動員家長送孩子讀書;一方面收集了解相關(guān)家庭的具體困難,與教育部門協(xié)調(diào),解決實際問題,讓更多的孩子走進學堂。
那時,孩童輟學的最大原因不僅是就學條件困難,更多的是家長根本沒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都認為讀再多的書也還得回家干農(nóng)活、放牛羊。當時康定縣普沙絨鄉(xiāng)有個孩子叫扎西,很聰明,也喜歡讀書。竇志熔一到村里,10歲的扎西就纏著他,說:“叔叔,我想讀書,我想走出村子?!笨粗⒆涌释难凵瘢]志熔的心被被觸動了。他走過很多村子,大多數(shù)孩子都沒有讀書的意識,都覺得自己一輩子就該在大山里干活放牛,像扎西這樣有想法的孩子為數(shù)不多。孩子想讀書,可父母卻不這樣想,“現(xiàn)在放牛、干活抵半個大人,再長幾年就可以派上大用場了。讀書有啥用?還不是得干活放牛。”竇志熔苦口婆心地勸說,可扎西父親就是不松口。竇志熔只好與他商量——補貼他家30元錢,就當買扎西去讀書。扎西是高高興興地去讀書了,可那時30元錢是“大錢”,工資中一下少了30元,一家人的開支馬上就捉襟見肘了。幾個月后,扎西父親到學校去,聽到老師對兒子的夸贊,看到兒子完全改變的精神面貌,才覺得竇志熔說的話“真是有道理!”后來,扎西考上了更高級學校,走出了大山,扎西父親帶著酥油、牦牛肉來感謝竇志熔,還特意退還了那30元錢,直說:“竇干部這30元錢啊,真是我兒子的改命錢!我當初真是不識好歹啊!”
“究竟我?guī)椭硕嗌俸⒆幼哌M學堂?大體算了一下,有兩百多個吧?!蹦晟贇v經(jīng)磨難,自然懂得讀書的珍貴和重要,竇志熔不遺余力讓學齡孩子重返學堂。為了讓這些孩子讀上書,他不知跑了多少路、費了多少口舌、欠了多少人情,他說:“我雖然苦一些、累一些,但看到別人因我的幫助而改變生活狀況、甚至改變命運,我心里就非常高興,感到苦也值得、累也值得。”
藏家孩子有個漢族好“阿爸”
“干爹,你休息哈,看了半天了,注意身體喲?!笨粗]志熔看了半天書,一個中年人端來熱氣騰騰的茶水,幫他揉起肩膀來。
這名43歲的藏族中年人叫次村,他與竇志熔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但他與竇志熔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我是雅江縣祝桑鄉(xiāng)洛雅宗村人,原來在一座寺廟當‘小扎巴’,那時常常逃出寺廟在街上閑逛。12歲那年,干爹在街上找到我,把我?guī)Щ丶?,供我吃住,讓我讀書。如果沒有干爹,我不知道自己成啥樣了?!?/span>
也許是自己從小四處飄零的經(jīng)歷,竇志熔格外關(guān)心流浪的孩子,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他先后收留了十余個孩子,這些孩子最少的在他家住了5年,最長的長達25年。
“看著這些孩子,我就想到當初密悟格西和阿旺嘉措收留我的情景,就想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去幫助他們?!备]志熔說,密悟格西、阿旺嘉措當初幫助過自己,“這算是報恩吧。”
究竟收留了多少孩子?竇志熔扳著指頭算著:“次村、巴登、澤仁扎西、降措、扎洛、建華、建康、高學貴、尼瑪、西繞、斑鳩……”算著,算著,他自己都算不清了,“有十多個吧,不只康定的,全甘孜的,青海玉樹的都有?!?/span>
“干爹那時當領(lǐng)導,本來該分三室一廳的房子,可他高風亮節(jié),只要了兩室一廳。這樣,家里收留的娃娃一多就打擠,往往是床上、沙發(fā)上睡滿了,還得打地鋪,滿屋子都是大娃娃、小娃娃。那時他300多元工資基本上都被我們這些娃娃吃掉了?!贝未寤貞浧甬敃r的情景說,那時竇家簡直就是一個“流浪兒收留所”,只要你愿意來,竇志熔都包吃包住。
翻看著曾經(jīng)收留過的孩子的照片,竇志熔述說著那遠去的點點滴滴。他說:“我也沒給這些娃娃什么,只是管了他們吃住,要求他們不去做違法的事?,F(xiàn)在這些娃娃很多都有出息了,有的當了老板、有的在銀行、有的是醫(yī)生、有的是法官、有的是公安,走得最遠的是尼瑪,跑到上海工作了。當初收留他們就怕他們學壞,現(xiàn)在看來,這些娃娃都走了正道,我覺得我做對了?!?/span>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次村在竇家長大后,幫過工、開過服裝店、賣過電腦,現(xiàn)在在西藏承包工程當小老板,一年有20多萬收入。只要一回康定,他都要來看望竇志熔,還讓自己的女兒姓竇。他說:“我們這些被干爹收留過的娃娃每年都要回來看望他。他就是我們的好‘阿爸’,我要永遠記著這份恩情,學習他的精神,幫助更多的人?!?/span>
49歲的澤仁扎西原是康定縣(今康定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也曾在竇志熔家住了5年,他現(xiàn)在住在竇志熔家,照顧竇志熔的生活起居?!澳菚r,阿古(藏語,意為叔叔)經(jīng)常來我們兒童福利院,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他全認識。”竇志熔說:“我這一生寫過印象最深的一個提案就是《關(guān)于加強兒童福利院技術(shù)培訓的建議》,我希望這些孩子有個謀生的技術(shù),不至于走歪路。”竇志熔說,這一生后悔的事很少,但他對當初沒有要寬一點的住房而后悔,“如果有寬一點的房子,就可以多住幾個娃娃了?!?/span>
大德善行,一個漢族老人成為一群藏族孩子內(nèi)心溫暖的依靠,助力他們構(gòu)筑未來和夢想,用善行大愛澆灌出高原一朵朵鮮艷的格?;?。
(作者系康定市民族團結(jié)進步理論研究中心專家)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