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州優(yōu)秀駐村“第一書記”徐翊謙
■州委組織部 記者 秦松
去年8月31日,徐翊謙被選派到石渠縣尼呷鎮(zhèn)阿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他從州財政局一名普通公務員轉變?yōu)榛鶎迂毨Т?ldquo;第一書記”,深感肩上的壓力和責任重大。
走村入戶調查研究
初到阿弟村,徐翊謙看到村民的居住條件很差,房屋基本屬于土房,每到冬季大雪降臨,不少房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漏水或坍塌。因為語言溝通障礙,他通過村干部帶領,利用一個月時間,對村中的43戶貧困戶、五保戶、困難黨員戶、村干部等進行集中走訪,并到牧區(qū)了解牧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詳細掌握了包蟲病患者名單、學生名單、勞動力名單、僧侶名單等第一手資料,收集整理了群眾最為關切的醫(yī)保、低保、飲水、道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州局及縣上領導匯報,積極爭取支持。
建強支部樹立旗幟
由于尼嘎鎮(zhèn)阿弟村黨支部對黨建工作認識不深,在黨組織分類定檔中被評為后進村黨支部,如何摘掉后進村的牌子,成了徐翊謙的心病。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村“兩委”班子會上,他指著后進黨組織的牌子問大家有什么感想,大家議論紛紛后卻是一臉茫然。黨的工作是思想工作,抓不住也摸不著,怎么開展一直讓班子成員無從下手。通過商議,他明確提出了黨建必須與阿弟村的脫貧工作相結合,必須要兩手抓,讓廣大群眾感受黨恩,接受黨的教育。今年年初,該村召開了黨員大會,制定了今年的黨建工作計劃,完善了本村發(fā)展黨員計劃,擬定了召開“三會一課”的時間,討論并通過了該村的村規(guī)民約。
抽絲剝繭理清思路
阿弟村平均海拔4526米,年均氣溫為零下1.6攝氏度,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46攝氏度。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每年蟲草、草補收入。由于該地是純牧區(qū),當地90%以上的村民不懂漢語,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通過與其他村的對比,徐翊謙積極思考該村的發(fā)展定位:不能只是等靠要國家的救濟補助,必須靠自身發(fā)展;以往單家獨戶式的發(fā)展經營不太適合我們村發(fā)展,首先是單家獨戶抵御風險能力較小,其次不能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規(guī)模上不去,直接就會影響收入;切忌盲目的跟風上馬,必須要做到統(tǒng)籌兼顧,長期效益與短期收益相結合。為此,在分析該村所處的優(yōu)劣勢的前提下,他將發(fā)展定位于商貿、勞務輸出,以村集體的名義開辦了一家便民超市,該超市的開設不僅能夠緩解當地牧民在生活資料的開支壓力,還能根據當地村民需求及時進行上門服務,不再將店址固定。蟲草季節(jié)把商店開在離村民最近的地方,不僅能夠方便大家,也能增加集體收入;該村位于石渠縣城腹地,城市對勞務的需求很大,于是該村成立了兩支勞務服務隊(一支以男勞力為主的搬家服務隊,另一支以婦女為主的家政服務隊),通過勞動力的輸出讓村民增加收入,讓他們轉變“等、靠、要”的固有思想。同時,與該縣有資源稟賦的合作社進行共建,利用其他村的優(yōu)勢資源進行合作,增加經濟收入,目前,該村正在與石刻合作社商討合作事宜,通過包裝將該縣的石刻文化做成旅游紀念品進行推廣。
齊心協(xié)力挑戰(zhàn)貧困
徐翊謙深知作為“第一書記”,不僅要在任職期間使本村脫貧,還要為牧民長期增加收入打好基礎。長期靠山吃山的牧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挖掘潛力,做好本地土特產品的銷售。徐翊謙在各大超市及土特產品銷售商店調查發(fā)現,熱銷的土特產品都在向精品化方向發(fā)展,阿弟村有“食用菌之冠”的石渠白菌,但依然沿用最為樸實的包裝,在饋贈時總讓別人感覺包裝不上檔次、名氣不足。目前,該村正在積極申報項目,進行商標注冊,打造全新包裝,將石渠縣最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產品進行精包裝后銷售。
在到阿弟村較為集中的牧民居住地進行走訪調研時,徐翊謙搜集到了兩個信息:當地村民反映村內的道路狀況很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別是在冬季,路面結冰較厚,村民出行極為不便;村內取水的深井由于當初資金投入量少,經過幾年后,水井已破敗不堪,甚至有流浪狗在水井房中過夜,極大的影響了當地村民的飲水安全。徐翊謙組織村“兩委”班子召開了村級事務討論會,決定通過一事一議的方法對村內的道路進行硬化,解決行路難的問題;并向縣水務、國土等部門申請,爭取在年內為村上打一口深井,方便當地群眾取水,確保飲水安全。目前,項目正在實施中。
去年冬季,徐翊謙走訪貧困村民時,看著他們身穿單薄的衣服,心里很不是滋味。為此,他聯系親戚朋友、單位,通過互聯網、微信等發(fā)起了向石渠縣貧困農牧民群眾捐獻衣物、生活必需品的倡議。截止目前,已收到各地捐贈的衣物500余件(套),并將衣物進行分類送到了困難群眾手中。
今年4月,當得知該村兩名包蟲病患者病情加重已臥床不起時,他立即與村支部書記、村長到團委、婦聯等部門尋求救助,得到了團縣委捐贈的救助金,他還為兩位患者在縣民政局爭取了困難群眾一次性救助金。期間,他經常到患者家中走訪慰問,鼓勵他們保重身體,渡過難關。
對徐翊謙來說,很多工作都在探索、推進中。他在日記本中寫到:只要情系百姓,潛心為民就一定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