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道孚縣格西鄉(xiāng)若珠村產業(yè)扶貧的秘訣
■本網記者 鄧安華 袁飛 見習記者 劉小兵 文/圖
道孚,資源豐富,民居文化與農耕文化底蘊深厚,域內風景秀麗。但由于該縣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地處高寒地帶。長期以來,該縣農業(yè)主要以種植青稞和土豆為主,產業(yè)發(fā)展的路子較窄,全縣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以往的扶貧方式,一般都是給錢給物,只能暫時解決困難群眾的臨時所需,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其長遠發(fā)展的問題。近年來,道孚是怎樣實施精準扶貧?怎樣變“輸血”為“造血”的呢?請隨記者的鏡頭去鄉(xiāng)村看看。
項目+企業(yè)=產業(yè)扶貧的引擎
4月初的道孚乍暖還寒,走進格西鄉(xiāng)若珠村,成片的蔬菜大棚甚是壯觀,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齊有序,大棚里暖意洋洋,各種蔬菜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芹菜、蒜苗、蓮花白、上海青、花菜、青筍……品類豐富。幾位當地婦女正推著一輛輛手推車把收獲的蔬菜送到處理中心,進行處理后打包運往市場銷售。“以前,我們都在家里干點自家的農活,多數時間在家里呆著,沒有地方掙錢,一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生活特別困難,現在好了,我們不用出遠門打工,在合作社干活,每月可以掙2000多元錢,有的技術工一個月還可以掙3000元至4000元呢。”卓瑪高興地告訴記者。
當地的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工作,而且有穩(wěn)定的收入,這是怎么回事呢?記者好奇地走進了道孚縣安珠農民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想探個究竟。“我們通過道孚縣招商引資,來這里搞大棚蔬菜種植,前期投入300多萬元,縣上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優(yōu)惠政策和條件,免費給我們送了一部分種子和肥料,主要是想引進我們的種養(yǎng)殖技術,以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從而在全縣起到示范作用。”該合作社老板楊安福的妻子李吉萍很爽快地介紹道。她說,我們租用當地村民370多畝土地進行大棚蔬菜種植,現在已經發(fā)展到80多個大棚,去年蔬菜銷售毛收入100多萬元,凈收入60萬元左右。
公司+農戶=撬動產業(yè)扶貧的動力
公司掙了錢,當地村民得到了什么?特別是貧困戶受益了嗎?這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卡勒,藏族,一個40多歲的康巴漢子,他長期在蔬菜合作社務工,雖然漢語說得不是很流利,但一提到在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收入,他笑得合不攏嘴,并純樸地豎著大拇指。他家6口人,全靠他和哥哥在這里打工的收入作為家庭開銷。“以前,我們一家人全年除了種點青稞和土豆外,沒有地方掙錢,全家人的日子過得很苦,特別是我母親生病了,都沒有錢醫(yī)治……”說著說著,這個康巴漢子的淚珠在眼圈里直打轉,然后他不好意思地用手背擦掉眼淚,笑著對我說:“我現在每天的工資在100元至180元左右,根據工作量確定,一個月能掙到2000元至3000元左右,我哥哥操作機械設備,工資還高一些。”卡勒說,全年我們每一個人在蔬菜合作社可以掙到1至2萬元錢。看到記者不停地點頭,他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一樣,又曝出了一個熱門,他說:“我們村的村民用土地入股,老板免費教會我們種菜,給我們貧困戶免費送種子和肥料,然后老板把我們種出來的蔬菜進行回收,由合作社負責銷售,我們什么都不管,然后分紅,哈哈哈!”老板娘李吉萍補充道:“我們就是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運作的,村民用土地入股,然后分紅,另外還可以在合作社務工掙錢,累計每年有3000多人在我們合作社務工,我們免費傳授種菜技術,他們也慢慢地嘗試進行大棚種植蔬菜,增加了不少收入。”她說:“我們在逢年過節(jié)時,還專門到貧困村民家里慰問,因為我們要做大做強也離不開村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也要盡自己的力量為政府分憂,在當地要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來。”
藍天白云下,這個村子顯得更有生機,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若珠村一定能脫貧致富奔小康!也期盼全州出現更多的“若珠村”。
記者手記:
扶貧如何精準?怎樣才能變“輸血”為“造血”?這一直是扶貧工作的難題。以往扶貧工作大多是政府唱主角,現在實施精準扶貧戰(zhàn)略,政府仍然要發(fā)揮核心主導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政府的當務之急是:搭建精準扶貧平臺,讓企業(yè)尤其是民營企業(yè)在帶動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孚縣格西鄉(xiāng)若珠村產業(yè)扶貧的模式,其實并不復雜,就是變“輸血”為“造血”,只需要我們去復制和輻射,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不是死板地照抄照搬,要結合當地實際,多開辟一些產業(yè)扶貧的新路子,多為貧困戶出點子,多為發(fā)展動腦子,大家才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