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2年04月20日
◎洛絨尼瑪 蘭珍
春日午后,道孚縣玉科鎮(zhèn)銀克村一棟玻璃房工作室內,屋外暖陽高照,屋內安靜忙碌。54歲的唐卡畫師呷瓦坐在畫架前,一筆一劃,認真上色。在他筆下,畫面的色彩逐漸豐富,形象也慢慢生動。像這樣每天畫8個小時,這些年他幾乎從未間斷。從16歲拿起畫筆開始,呷瓦這一畫就是38年……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被稱為藏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中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藝術的流派很多,齊崗畫派、勉唐畫派和欽則畫派,還有如今較為常見的噶瑪嘎孜畫派等。而我們甘孜州有一個畫派作品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郎卡杰唐卡?!边韧吒嬖V記者,郎卡杰畫派唐卡是甘孜州最古老、傳承最久遠的唐卡畫派之一。呷瓦師從唐卡畫師郎卡杰畫派第九代傳承人之一朱巴巴登,成為郎卡杰畫派第十代傳承人之一。不僅如此,該流派已經傳承至第十二代。
近年來,道孚縣在實施鄉(xiāng)村振興工作中,注重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以文化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唐卡藝術搭上時代發(fā)展的“快車”,在玉科鎮(zhèn)得到傳承和發(fā)揚,逐漸產業(yè)化,為當地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2010年,呷瓦前往北京,在北京發(fā)揚唐卡藝術,并在此學習工筆繪畫技法。
“在北京的8年,我結交了很多國畫和油畫大師,向他們學習工筆繪畫技法,相當于重新系統(tǒng)學習繪畫基礎,這讓我在繪制唐卡技藝上有了更大的提升?!边韧哌@樣總結自己在北京的繪畫學習之旅。在他看來,正是通過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長期學習,讓他對唐卡藝術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為日后推廣唐卡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回到家鄉(xiāng)道孚縣,呷瓦開始著手創(chuàng)新繪制唐卡,并在縣、鎮(zhèn)兩級黨委政府支持下,創(chuàng)辦了道孚縣玉科唐卡藝術傳習基地?!案鶕谱魈瓶ㄋ貌馁|,唐卡品種很多,例如手繪唐卡、刺繡唐卡、織錦(堆繡)唐卡、緙絲唐卡、珍珠唐卡等,但是很少有人用絲絹作為手繪唐卡的畫布。我就想利用國畫的工筆繪畫技藝,在絲絹上繪制唐卡?!边韧呓榻B,絲絹繪制的畫可以長時間保存收藏,不懼潮、不怕褶皺,這是利用傳統(tǒng)材料棉布繪制的唐卡所不具備的。同時,在絹上作畫,既可以畫出清晰如刀刻的筆痕,還可以采取正反兩面染色,多次暈染,能收到色彩極為豐富的藝術效果。
采訪呷瓦時,他正在用絲絹繪制一幅新的唐卡?!敖z絹唐卡現在已經成了我創(chuàng)作的高端唐卡IP,很有市場?!笨恐鴦?chuàng)新繪制絲絹唐卡,呷瓦一年的收入可達30余萬元。
近年來,為了讓更多普通受眾接受并喜歡上唐卡,進一步拓寬唐卡的銷路,呷瓦也開始將目光投向低成本制作的唐卡,用石頭代替?zhèn)鹘y(tǒng)唐卡所使用的棉布,并且利用低成本的顏料替換礦物質顏料來創(chuàng)作唐卡。這些作品被呷瓦稱為“普通唐卡”。
呷瓦介紹,玉科鎮(zhèn)成立唐卡藝術傳習所后,他免費為待業(yè)、殘疾青少年傳授唐卡繪畫技藝。但是傳統(tǒng)唐卡的繪制要求嚴苛、程序極為復雜,必須按照書中的理論制作畫布、構圖起稿、著色染色、勾線定型、鋪金描銀、縫裱等,制作一幅唐卡用時較長,短則半年,長則需要十余年?!盀榱俗尯⒆觽冇悬c收入,空閑時我也會教他們在石頭上繪制簡易的唐卡,并進行銷售。”
“2019年,連接道孚縣城至阿壩州金川縣二嘎里的道二路通車,串聯起丹巴黨嶺、爐霍縣、色達縣,以及阿壩州金川縣、馬爾康市,處于這幾個地方必經之路的玉科鎮(zhèn)區(qū)位優(yōu)勢凸顯,過往游客陡增。去年全鎮(zhèn)接待游客上萬人,足足比通車前增長了10倍。”玉科鎮(zhèn)黨委書記次昌降措告訴記者,很多游客到玉科鎮(zhèn)后,會選擇到唐卡藝術傳習所參觀、體驗,購買學生所創(chuàng)作的部分唐卡。
“玉科傳承推廣唐卡藝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唐卡產業(yè),不僅弘揚了民族文化,更為帶動就業(y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贝尾荡虢榻B,呷瓦在兩年內,先后培養(yǎng)了40余名學生,很多學生因此掌握了一技之長,通過技藝創(chuàng)收改善了家庭生活條件。
“玉科唐卡藝術傳習基地不僅為呷瓦提供了良好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也成為當地人和外地游客了解唐卡藝術的重要窗口?!贝尾荡氡硎?,“唐卡這一古老的藝術,更是在創(chuàng)新中煥發(fā)出新生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