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青海家新買的電視。
學校正在進行遠程學習輔導。
5月29日,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在理塘縣禾尼鄉(xiāng)的草原上時,記者一行人來到了禾尼鄉(xiāng)冷戈村所波大叔的家庭騎游客棧,遠遠就看見熱情好客的所波大叔在大門口等待。
對于所波大叔和禾尼鄉(xiāng)冷戈村所有的鄉(xiāng)親們來說,2014年9月24日晚20時28分是永遠無法忘懷的時刻。“35千伏‘城甲禾’線路已經(jīng)具備帶電條件,可以送電!”隨著停送電負責人干脆利落的聲音,遠在59公里外的理塘縣城關變電站,操作人員合上了35千伏“城甲禾”線路刀閘,“嗡嗡嗡”的電流聲頓時在變電站連續(xù)奏響,優(yōu)質、穩(wěn)定的電流,瞬間為理塘縣禾尼鄉(xiāng)4000余名農(nóng)牧民帶去了盼望已久的光明,結束了該鄉(xiāng)沒電的歷史。
用上“國家的電”近1年了,禾尼鄉(xiāng)鄉(xiāng)親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電亮藏區(qū)”的決策讓他們獲得了怎樣的幸福?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回訪了當事人。
■ 蔣朋芮 黃麗 徐浩洋 記者 楊珂 文/圖
此時毛埡大草原已進入夏季,牧草肥沃,野花綻放。風輕撫著牧草與野花,花和草在陽光下爭相搖曳。所波大叔的“騎友之家”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
所波大叔的“騎友之家”在騎游客中很有名,曾被譽為“川藏旅行者落腳點”。當聊起“國家的電”時,現(xiàn)年64歲的所波大叔顯得異常激動。他說,幾十年渴盼著家里通上電,如今夢想成真。用上“國家的電”后,他的“騎友之家”的生意比以前更好,更受游客喜歡。
理塘距巴塘有178公里,來體驗國道318線風景的騎友們經(jīng)常會在理塘休整一天。很多騎游者就會到所波大叔的家中借宿,好心的所波大叔不但讓這些驢友免費住宿,還為他們提供食物,長久下來所波大叔這里就成了騎友的落腳點。在一位騎友的“點撥”下,2012年4月份,所波大叔在離318國道不到10米的地方成立了“騎友之家”,專門接待騎行而來的驢友。如今,因為所波大叔熱情好客、服務周到,“騎友之家”的生意一直都很好。“這個時候正是旅游旺季,以前沒電的時候,我們平均一天只能接待二三十人,如今有了電,我們能接待七八十個人。最多的時候,我們一天接待過100人。”所波大叔高興地對記者說。
從一間小小的藏區(qū)民居發(fā)展到可以同時容納上百人的接待站,所波大叔投入了很多的心血。禾尼鄉(xiāng)沒有通電之前,所波大叔每周都要去縣城買柴油回來發(fā)電。剛開始還能滿足騎友們普通的照明用電所需。隨著“騎友之家”規(guī)模的一次次擴大,柴油發(fā)電已經(jīng)不能滿足用電所需,所波大叔只好限時供電,有時候遇到柴油發(fā)電機壞了,就只能改用汽油發(fā)電機供電。電源不足的問題愁壞了所波大叔,他說:“騎友們的手機和電筒都需要充電,因為理塘到巴塘要過幾個隧道,電筒沒有電,過隧道時會不安全。”現(xiàn)在用上了“國家的電”,所波大叔再也不需要為電操心,今年他還在“騎友之家”建起了好幾間洗浴間,安裝上了電熱水器,騎友們隨時都可以洗上熱水澡。所波大叔說:“前不久,我還申請了安裝無線網(wǎng),來我這里的都是年輕人,沒有網(wǎng)絡是不行的,希望這里能讓他們感覺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舒適、溫馨。”說完,所波大叔叫來小兒子在客廳里放上歌碟,聽起了音樂。所波大叔說,每天閑暇時他都會聽歌,讓自己放松一下,心情也會變得格外的好。
“國家的電”點亮的不僅僅是黑暗中的光明,同時也點亮了禾尼鄉(xiāng)冷戈村村民對生活的希望。禾尼鄉(xiāng)冷戈村村民青海一家是該村的貧困戶,青海和妻子供養(yǎng)著老母親和6個兒女,主要的生活來源是每年的蟲草季節(jié)一家老小上山挖蟲草,前年家里蓋起了新房,為了蓋新房,青海借了不少的錢。去年為了還錢,青海變賣了家里所有的牦牛,如今,家里除了一棟新房,一無所有。去年禾尼鄉(xiāng)冷戈村通電后,看見別人家都置辦了很多家電,青海也用生活結余下的錢購買了電視和冰柜。青海說:“再苦也不能苦家人,以前沒有電的時候,冬天可以吃到新鮮的牛肉,可是一到夏天,肉放不到幾天就會長蟲,所以冬天我們都會把牛肉做成風干肉以供夏天食用,但是到了夏天,風干肉還是會變味?,F(xiàn)在通電了,家里購買了冰柜,把肉放在冰柜里隨時拿出來吃都很新鮮,能保證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我還買了一臺電視機,可以豐富老人和孩子們的生活,特別是孩子們接觸外面的世界少,在電視節(jié)目里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甚至學到賺錢的本領。有了電,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孩子們的未來也會充滿希望。”
此時已近正午,記者一行人來到禾尼鄉(xiāng)中心小學,學校里傳來孩子們朗朗讀書聲。談起“電亮藏區(qū)”工程,副校長覃純智滿臉感激之情,他說:“我們這個學校有6位老師,30多名學生,是全寄宿制學校,管理難度比較大。沒通電之前,學校用的是一位愛心人士捐贈的太陽能蓄電池,要在太陽下面放一天,晚上天黑了才拿出來用,但是最多也只能用到夜間11點左右。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就連太陽能蓄電池也沒得用,只能在黑暗中度過。這么多年來,孩子們和老師們經(jīng)常點起蠟燭做作業(yè)、批改作業(yè)、寫教案,真的很辛苦。因為沒有冰柜、消毒柜,學校最害怕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出問題。如今,學校教室、宿舍、食堂都有電了,還購買了電視、冰柜、電腦等家電,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得到了很大保障,有時我們還會在電腦上為低年級的小朋友播放一些動畫片,現(xiàn)在他們也知道“光頭強”和“熊大”、“熊二”了。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在老師的輔導下在網(wǎng)絡上進行遠程學習,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
記者在國網(wǎng)理塘縣供電公司了解到,通電不僅讓禾尼鄉(xiāng)600余戶村民受益,而且鄉(xiāng)里的衛(wèi)生院、學校等公共場所的正常運轉也得到了保障。以前沒有電,衛(wèi)生院各種醫(yī)療設備都沒辦法使用,現(xiàn)在很多設備都可以用上,農(nóng)牧民看病再不需要到縣城了。此外禾尼鄉(xiāng)還建起了牧民活動室,每次逢年過節(jié),鄉(xiāng)上的牧民都會前往活動室聚會,載歌載舞到天明,大大提升了當?shù)啬撩竦木裎幕钏健?br />
由于采訪時正值理塘縣挖蟲草的季節(jié),禾尼鄉(xiāng)里所有青壯年都上山采蟲草去了,記者一行人在鄉(xiāng)里并未見到很多的人。但在記者腦海中卻浮現(xiàn)出這樣一幅畫面:太陽西下,一對恩愛的牧民夫婦,帶著孩子回到家中,隨手點亮家里的節(jié)能燈,老公和孩子躺在客廳的藏床上打開電視觀看著藏語節(jié)目,而老婆走進廚房里,用電飯煲壓出香噴噴的米飯,在電磁爐上炒出一盤盤可口的菜。屋里爽朗的笑聲傳出藏家,在毛埡大草原上越飄越遠,越飄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