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21年10月22日
◎周維強
海飛的短篇小說集《青煙》,出版于2014年2月,收錄了海飛的十七個短篇小說,共24萬字。海飛的小說語言清新、明麗,節(jié)奏感強,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常常會讓讀者讀完一段文字后,緊接著便想去讀下一段。文字有吸引力,不拖沓。小說集《青煙》,我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一遍。然后又用半個月的時間讀了第二遍,依然覺得意猶未盡。除了沉浸于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以外,那令人沉醉的小說語言,更是我所迷戀的地方。
蘇東坡說:“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zhì),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tài)橫生?!币馑际钦f,寫作文章應該像行云流水一樣,開始并沒有固定的體式,表達思想內(nèi)容的時候,常常是該描寫的時候就描寫,該停止的時候就止住。文章思理自然,語言多姿多彩。短篇小說大家汪曾祺給這句話加了一個注釋:“一篇作品的語言是有一個整體,是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文學語言不是像砌墻一樣,一塊兒磚一塊兒磚疊在一起,而是像樹一樣,長在一起的,枝干之間,汁液流轉(zhuǎn),一枝動,百枝搖。語言是活的。中國人喜歡用流水比喻行文?!?/p>
可見語言對作家的行文是多么重要。
語言修飾色彩豐富,描寫細膩,能夠較準確地表達出內(nèi)心的想法。如果把小說家比喻成一個廚師的話,那么故事就是原材料,個人經(jīng)驗就是配菜,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描寫,則是一道菜呈現(xiàn)出來的色香味。其實小說家創(chuàng)造小說,遠比廚師做菜要更感性,投入的情感也更多。廚師是把有形之物變成更美的可見之物。而作家則是將無形之物,用文字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是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造。所謂的“語感”,是作家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是對語言天生的感覺,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形而上的接收方式。
海飛在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時,對語感的把握是相當準確的。他能讓筆下的文字貼近人物的形象,通過作者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就好比那個人物立在了讀者面前,親切、形象。你比如《在雨里洗澡》這篇小說,開篇第一句話“起先他們是不認識的,后來他們就認識了”,簡單兩句,簡潔明了,而且讓人心生疑惑。他們是誰,是怎么認識的?一旦讀者產(chǎn)生了疑問,就有閱讀下去的興趣,一旦有閱讀下去的興趣,基本上是讀者接受了作者的語言呈現(xiàn)和筆法,讀者與作者,在這篇小說的第一自然段,就達成了默契。其實這篇小說的人物設定并不多,大部分的內(nèi)容,是通過“瘦馬”和“黑痣”的對話完成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寫作視角獨特,語言敘述流暢,且描述環(huán)境變化與心理感受時,準確到位,這些對話其實更像是詩意地交談。
詩一樣的語言,在小說《青煙》中也有大段的描寫:“雪亮的車頭燈射出的燈光,會在谷谷逼仄的房間里一閃而過,留下一抹轉(zhuǎn)瞬消失的白亮”,這樣地描寫,就算閉上眼,讓一個聲音讀出來,也會有清晰地畫面浮現(xiàn)在腦海。當下,人們獲取精神食糧的渠道更多也更廣泛,而文學作品依舊受到大家重視,能夠擁有讀者在閱讀。就是因為文學作品的不可替代性。語言的美感是最直接的精神體驗。好的小說語言,讀了之后,是能夠讓讀者有如喝了米酒般香甜。作家海飛顯然熟知這一點,他的每一個短篇,小說語言,都是經(jīng)過精心設計和巧妙運用的。他絕不浪費一個單詞,當然,也不濫用任何一個漢字。海飛追求語言的準確性,準確描述主人公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其實也是作家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讓作品的藝術特色,經(jīng)過語言的呈現(xiàn),顯得更飽滿,更豐潤,也更有韻味。
在特色方言和大眾話語之間,尋找到一條秘徑,確立自己的語言特色。海飛是浙江諸暨人。按理說,作家在寫作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會收到自己家鄉(xiāng)方言的影響,這是擺脫公共話語的最好的方式。但是讀完整本書,你都感受不到哪怕一句蹩腳的方言帶來的閱讀障礙。顯然,海飛在創(chuàng)作小說時,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打通了一條秘道,那就是既能彰顯自己的方言特色,又能讓讀者讀得懂的小說語言。比如,在小說《在雨里洗澡》中,小女孩和瘦馬的對話中,小女孩說,“你那邊怎么這樣吵啊”,這句話,是典型的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問話方式,如果用地域方言來表述,就會讓人讀起來有隔閡。
海飛的語言特色,就是這樣在寫作中,一步步修正自己對于成語的運用,對于修辭手法的運用,對于描寫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讓他的作品有了自己鮮明的語言風格。我讀《青煙》,時常能夠感覺到作者調(diào)動了他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等感官系統(tǒng),因為在海飛的筆下,文字有如涂上了一層顏色,是五顏六色的,是素樸淡雅,是雍容華貴,是觸景生情,是讓人淚目的。且不說,海飛小說中所敘述的故事是否來自于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單就藝術的真實這一條來說,他做到了讓語言有了生命力,插上了飛翔地翅膀,帶動了作者的想象力,完成了一個小說的情感表達。
語言是小說的一面鏡子。有什么樣的小說語言,就會有什么樣的小說姿態(tài)。
小說的語言,是作家塑造出來的發(fā)現(xiàn)與表達??煽赜植豢煽?。說它可控,因為是作家在使用文字來表述,可以隨心所欲,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說它不可控,是因為作家對自己的寫作是有要求的,是有責任讓語言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敘述風格,以此贏得獨樹一幟的風格。就像劍客和劍刀客和刀的關系,使用的好,達到人和武器的合一,才能被大眾認可。
短篇小說集《青煙》中,每一個短篇都值得閱讀兩遍以上,值得細細回味。在當代作家中,海飛的創(chuàng)作實力和作品熟知度,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而我們在接觸作家作品時,最直觀地感受,就是破解小說語言背后的思考與語境帶來的愉悅感。而考量一個作家的藝術成就和創(chuàng)作成績,豐富本民族的語言特色,拓寬民族語言的多樣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汪曾祺說:“語言,是民族傳統(tǒng)的最根本的東西。不精通本民族的語言,就寫不出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的文學。但是我所說的民族傳統(tǒng)是不排除任何外來影響的傳統(tǒng),我所說的現(xiàn)實主義是能容納各種流派的現(xiàn)實主義?!?/p>
閱讀《青煙》,讓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中,思考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考借鑒《青煙》語言特色的必要性。海飛在短篇小說里,讓文字自己說話,讓人物自己在命運中尋找可以安息的地方。海飛所用的大部分都是生活化的語言,沒有生僻字,他力求讓語言美在小說里匯聚成一條河,讓每一個讀者都能感受到河水青碧帶來的精神享受。海飛是一個有心人,他的創(chuàng)作,更是在接近藝術的無我之境。
最新消息